近日,我院財務管理系郭照蕊副教授與上海商學院Li Sun、Kam C. Chan教授的合作論文“CEO hometown ties an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underpricing: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firms”在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在線發表🧘🏼♀️。該期刊是Elsevier旗下的SSCI一區期刊,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一區Top期刊、澳大利亞商學院院長理事會(ABDC)評級A類期刊和英國商學院協會(ABS)評級3星期刊🍇👌🏻,在金融學領域位居全球第4名。該期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8.2。論文核心內容🌪:本文檢驗了首次公開募股(IPO)時🤯,首席執行官(CEO)的家鄉關系(本地IPO)對IPO抑價的影響。研究發現,平均而言👨🏽✈️,本地IPO的抑價比非本地IPO的抑價低約26至31個百分點。這一結果與家鄉關系向投資者提供寶貴信息的概念相一致☝🏿,這增加了他們以更高價格購買公司初始股份的可能性,從而緩解了IPO的抑價。此外📌💀,當CEO的受教育水平較低、IPO公司所處信息環境越好、在市場
近日,我院經濟系姚沁博士與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教授、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王亞南經濟研究院李嘉楠副教授的合作論文“Canal and trad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market integration in China, 1780–1911”在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在線發表。該期刊是比較經濟學和製度經濟學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2022–2023年影響因子2.8,為JCR分區一區的SSCI期刊👨🏽💼。論文核心內容🌑🧟:本文基於1780–1911年糧價數據發現清代京杭大運河中斷後周邊地區的市場整合水平出現了顯著下降。這一影響持續了70年余年🚕🏐,主要機製在於運輸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增加。通過對交通基礎設施中斷所帶來負面影響的分析,本文為交通基礎設施對於降低套利成本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新的實證證據,也有助於理解傳統中國市場整合的發展動態及中國與歐洲“大分流”過程的演變。作者簡介:姚沁博士為我院經濟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史。研究論文發表於學術期刊《經濟學(季刊)》、《中國經濟問題》、Journal of